日常保养需贯穿设备使用全流程,重点关注易损耗部件和设备运行环境,减少不良因素对设备的影响。
每次使用后,用干燥、柔软的无尘布擦拭设备机身和显示屏,去除表面的灰尘、油污和耦合剂残留,显示屏可搭配专用屏幕清洁剂擦拭,避免用粗糙布料刮擦。对于便携式设备,需定期检查机身外壳的密封性能,若发现密封胶圈老化、脱落,及时更换,防止灰尘、湿气进入设备内部。
设备存放时需注意:便携式设备放入专用防震收纳箱,箱内可放置干燥剂保持干燥;台式设备固定在平整、通风的工作台上,避免堆叠重物或受压变形。存放环境需远离高温、潮湿、腐蚀性气体,避免阳光直射,防止电子元件老化加速。
此外,定期检查供电系统:便携式设备的电池需避免过度充电或放电,充电时使用原装充电器,充满后及时断电,长期不使用时(超过 1 个月),需每月充电一次,保持电池活性;台式设备的供电线路需定期检查,查看插头、插座有无氧化、松动,线路有无破损,避免供电不稳定影响设备运行。
探头是超声波探伤仪的核心检测部件,保养需格外细致:每次使用后,用干净软布蘸取少量无水乙醇,轻轻擦拭探头保护膜表面,去除耦合剂残留和油污,避免残留杂质硬化后影响耦合效果;擦拭时动作轻柔,切勿用力揉搓或用尖锐工具刮擦保护膜,若保护膜出现裂纹、磨损,需及时更换探头,否则会导致超声波衰减,影响缺陷检测灵敏度。
线缆维护方面,避免线缆过度弯曲、拉扯或挤压,收纳时将线缆自然缠绕,避免打结或折叠,防止内部导线断裂;定期检查线缆两端的接头,查看有无松动、氧化或针脚弯曲,若接头氧化,可用棉签蘸取无水乙醇擦拭清洁,松动的接头及时拧紧,损坏的线缆需更换同规格原装线缆,不可随意更换非匹配线缆。
耦合剂需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,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,防止变质、分层;使用前检查耦合剂状态,若出现异味、结块或流动性变差,需更换新的耦合剂,变质的耦合剂会影响耦合效果,导致检测信号失真。
标准试块作为校准设备的关键配件,需单独存放于干燥、防锈的容器中,避免与其他工具碰撞导致表面损伤;试块表面若出现锈蚀,可用细砂纸轻轻打磨,再用防锈油涂抹保护,确保试块的标准反射面平整光滑,校准数据准确。
定期校准能及时发现设备性能偏差,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,建议按以下周期开展校准工作:
日常校准:每次检测前,用标准试块对设备进行简易校准,检查探头灵敏度、声速设置是否准确,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;
月度校准:每月开展一次全面校准,使用标准试块(如 CSK-IA、IIW-V1)检测设备的距离幅度特性(DAC 曲线)、缺陷定量精度,若偏差超出允许范围(通常 ±5%),按设备说明书的校准步骤调整,或联系专业校准机构处理;
年度校准:每年送设备至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校准机构进行全面检测,校准项目包括探头频率、探测深度、缺陷定位精度、波形显示稳定性等,获取校准证书,确保设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。
校准过程中需详细记录校准数据,包括校准日期、标准试块型号、校准参数、偏差值、调整方法等,建立校准档案,便于跟踪设备性能变化趋势。
超声波探伤仪在使用中可能出现多种故障,掌握基础处理方法能快速恢复设备运行,避免影响检测进度。
若设备无显示或无法开机,便携式设备先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,更换满电电池后重试;若仍无法开机,检查电池接触点是否氧化,清洁接触点后再尝试。台式设备检查供电线路是否连接正常,插头是否插紧,空气开关是否跳闸,排除供电问题后仍无法开机,可能是内部电路故障,需联系专业售后人员维修,切勿自行拆解。
出现无信号或信号微弱的情况,首先检查探头与工件的耦合状态,补充耦合剂或重新清洁工件表面,确保贴合紧密;其次检查探头是否损坏,更换备用探头测试,若备用探头工作正常,说明原探头故障,需更换;若探头正常,检查线缆接头是否松动,重新插拔接头并拧紧,仍无信号则可能是设备内部发射 / 接收电路故障,需送修。
信号杂乱多由环境干扰或参数设置不当导致:先将设备转移至无强干扰的环境,远离振动源和强电磁场;再调整仪器的抑制参数,适度增大抑制强度,过滤杂波,但需注意抑制强度不宜过大,避免掩盖小缺陷信号;若仍无改善,检查探头表面是否有损伤或工件表面是否清洁,排除外部因素后,可能是设备内部信号处理模块故障,需专业人员检修。
若缺陷定位或定量偏差较大,首先检查声速设置是否与工件材质匹配,重新设置正确声速后用标准试块校准;其次检查探头角度、楔块是否与工件曲率匹配,调整探头角度或更换合适的楔块;若仍不准确,可能是探头性能下降或设备校准过期,更换探头并重新校准设备,必要时联系第三方机构进行精度检测。
建立设备维护档案,详细记录每次保养、校准、故障处理的相关信息,包括维护日期、维护内容、故障现象、处理方法、更换部件型号、校准数据等。定期分析维护档案,总结设备常见故障类型和损耗规律,制定针对性的维护计划,如易损部件(如探头、线缆)的更换周期,提前储备备用配件,减少故障停机时间。
同时,加强操作人员培训,规范操作流程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,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维护要点,日常使用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,发现异常及时上报,避免故障扩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