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数显扭矩扳手日常保养:基础维护防损耗

数显扭矩扳手日常保养:基础维护防损耗

更新时间:2025-10-27点击次数:178

一、日常保养:基础维护防损耗

日常保养需在每次使用后或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,重点关注 “清洁、电池、部件防护" 三大板块,减少杂质堆积和部件老化。

(一)清洁处理

使用干燥、柔软的无尘布擦拭扳手主体表面,尤其是显示屏和按键区域,若有油污或粉尘,可蘸取少量中性清洁剂(如酒精浓度 75% 以下)轻轻擦拭,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(如汽油、丙酮),防止外壳褪色或按键损坏。
套筒接口和驱动头是扭矩传递的关键部位,需用软毛刷清理接口内的金属碎屑或灰尘,若接口处有油污,可用干净棉布蘸取少量润滑油(专用机械润滑油)擦拭,保持接口润滑,避免磨损加剧。清洁后,将扳手放置在专用工具盒内,避免与其他金属工具碰撞,防止外观划伤或内部元件松动。

(二)电池维护

数显扭矩扳手多采用锂电池或干电池供电,电池维护需注意三点:一是避免混用新旧电池或不同品牌电池,防止电量不均衡导致电路损坏;二是长期不使用(超过 1 个月)时,需取出电池,避免电池漏液腐蚀内部电路板(漏液后会出现按键失灵、屏幕黑屏等问题);三是更换电池时,需按照扳手底部的正负极标识安装,严禁正负极接反,安装后拧紧电池盖,防止灰尘或水分进入。
部分充电式数显扭矩扳手,需使用原装充电器充电,充电时避免过度充电(充满后及时拔掉充电器,一般充电时间不超过 8 小时),过度充电会缩短电池循环寿命,导致续航能力下降。

(三)部件防护

避免扳手接触水或潮湿环境,若不慎淋雨或沾染水渍,需立即用干布擦干,放置在通风处晾干(不可暴晒),待干燥后再通电使用,防止短路。
扳手的扭矩传感器是核心部件,严禁撞击或挤压传感器所在区域(通常在扳手主体中部),若传感器受到外力冲击,可能导致精度漂移,需重新校准才能恢复使用。此外,不使用时避免将扳手悬挂在挂钩上或放置在不稳定的台边,防止掉落损坏。

二、定期检测:提前排查隐患

定期检测能及时发现扳手隐藏的精度问题或部件损耗,建议每 3 个月进行一次基础检测,每 6 个月联系专业机构进行一次精度校准(若使用频率高,可缩短至每 4 个月校准一次)。

(一)基础检测内容

基础检测可自行操作,主要包括功能检测和外观复查:
  1. 功能检测:通电后检查屏幕显示是否清晰,无乱码或暗屏;切换扭矩单位、模式时,按键响应是否及时;设置一个已知的标准扭矩值(如 20N・m),用标准扭矩校准仪(或已知精度的扭矩扳手)进行对比测试,若显示值与标准值偏差超过 ±5%,需暂停使用,等待专业校准。

  2. 外观复查:检查套筒接口是否有明显磨损(如接口直径变大、出现旷量),驱动头转动是否灵活,无卡顿;查看扳手外壳是否有新的裂纹或变形,若存在这些问题,需联系售后人员维修,不可继续使用。

(二)专业精度校准

精度校准需由具备资质的机构操作,校准过程中,技术人员会使用扭矩标准机,对扳手在多个扭矩点(如满量程的 20%、50%、80%)进行测试,若偏差超出精度范围,会调整内部传感器参数或更换磨损部件,使精度恢复至标准要求(如 ±3%)。
校准完成后,会出具校准报告,记录校准日期、校准结果、下次校准建议时间,需将报告存档,作为设备维护档案的一部分,便于后续质量追溯(如客户审核、产品质量排查)。

三、常见故障处理:快速解决减少停机

数显扭矩扳手在使用中可能出现一些常见故障,掌握简单的处理方法,能减少停机时间,若故障无法自行解决,需及时联系售后,避免自行拆解导致故障扩大。

(一)显示屏异常(黑屏、乱码)

若屏幕黑屏,先检查电池是否安装正确、电量是否充足,更换新电池后若仍黑屏,可能是内部电路板故障,需送修;若屏幕显示乱码,先关闭电源,等待 10 秒后重新开机,若乱码依旧,可能是程序出错,需联系售后人员进行程序重置。

(二)扭矩无响应(施加力后无数值显示)

首先检查套筒是否牢固套在驱动头上,若套筒松动,重新安装即可;若套筒安装正常,可能是扭矩传感器故障,需暂停使用,由专业人员检测传感器是否损坏,必要时更换传感器。

(三)扭矩偏差过大(显示值与实际值不符)

若偏差较小(±5%-±10%),可先检查是否在操作时存在角度偏差(扳手与工件不垂直),或施加力时速度过快;若排除操作因素,且基础检测中偏差持续存在,需进行专业校准,不可自行调整内部参数(部分扳手有校准密码,非专业人员调整易导致精度失效)。

四、维护记录管理

每次保养、检测或故障处理后,需详细记录相关信息,包括维护日期、维护内容(如清洁、更换电池、校准)、检测结果、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、更换部件型号等。建立维护档案,能清晰跟踪扳手的使用状态,当扳手出现反复故障时,可通过档案分析故障原因(如是否因使用环境潮湿导致频繁短路),制定针对性的维护方案,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