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铝液中的氢含量对铝及铝合金制品的质量影响显著,氢含量过高会导致铸件出现气孔、疏松等缺陷。铝液测氢仪作为检测铝液中氢含量的重要设备,其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。以下详细介绍铝液测氢仪的操作使用方法。
操作前的准备工作
操作铝液测氢仪前,需做好全面准备。首先检查仪器各部件是否完好,包括取样探头、连接管路、显示屏等,确保无损坏、无松动。同时,确认仪器电源线连接牢固,接地良好,避免因电路问题影响检测或造成安全隐患。
环境方面,应选择在通风良好、无剧烈振动、温度相对稳定(一般建议 10-35℃)的场所操作。远离强电磁场和腐蚀性气体,防止对仪器的电子元件和传感器造成干扰或损坏。
试剂和耗材的准备也不容忽视。根据仪器检测原理(如减压凝固法、惰性气体萃取法等),准备相应的试剂或气体,如高纯氮气(纯度需符合仪器要求)。检查气体钢瓶的压力是否充足,连接管路是否漏气,确保气体供应稳定。此外,准备好清洁的取样坩埚、镊子等工具,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预热处理,避免引入杂质影响检测。
操作人员需熟悉仪器的操作手册,了解各按钮、界面的功能及操作流程,避免因误操作导致检测失败或仪器损坏。
仪器的具体操作步骤
仪器预热与校准
打开铝液测氢仪电源,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预热,通常预热时间为 30 分钟左右,使仪器内部的传感器、电子元件等达到稳定工作状态。
预热完成后,进行校准操作。不同类型的测氢仪校准方法略有差异,以常用的惰性气体萃取法为例,需使用标准样品(已知氢含量的铝液或标准物质)进行校准。将标准样品按照规定方法处理后,放入仪器的检测装置中,启动校准程序,仪器会自动记录检测数据并完成校准。校准过程中,需密切观察仪器显示的参数,确保校准结果在允许范围内。
铝液取样
取样是铝液测氢检测的关键环节,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取样时,应选择铝液表面无氧化皮、无杂质的区域,将预热后的取样探头缓慢插入铝液中,插入深度需符合仪器要求(一般建议在铝液深度的 1/2-2/3 处),避免取样过浅导致样品受表面氧化层影响。
取样过程中,要保持探头稳定,避免剧烈晃动带入气泡。取样完成后,迅速将样品取出,按照仪器规定的方式放入检测装置中,防止样品温度过快下降或吸收空气中的氢。
样品检测
将装有铝液样品的检测装置正确安装到仪器上,关闭检测仓门(若有)。在仪器操作界面上选择相应的检测模式(如根据铝液的合金类型、温度等参数选择),输入必要的样品信息(如样品编号、温度等),然后启动检测程序。
仪器会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检测,如抽取样品中的气体、分析气体成分、计算氢含量等。检测过程中,操作人员需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,如压力、温度、流量等参数是否正常,若出现异常报警,应及时停止检测,排查原因并解决后再重新进行。
数据记录与处理
检测完成后,仪器会自动显示样品中的氢含量数值。操作人员需及时记录检测数据,包括样品编号、检测时间、氢含量值等信息。同时,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,若发现数据异常(如与以往检测结果偏差较大),应重新取样检测,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。
检测结束后,关闭仪器电源,对取样探头、检测装置等进行清洁处理,去除残留的铝渣和杂质,为下次检测做好准备。
规范操作铝液测氢仪,能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,为铝及铝合金的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。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,需严格遵循操作流程,注重每个细节的把控。